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靠美食在古代爆红了 > 某愿同往(第2页)

某愿同往(第2页)

温禧惊喜道:“那最好不过了。”谢丛是当官的,办事速度肯定比她这个平头百姓快得多啊。当即跟谢丛约好了,等下次他休沐,也就是三日后,一起去官衙办理入户。

……

就这么过了两日,灶房率先完工,温禧看着焕然一新的灶房:

灶房位于铺面跟院子连接处,朝西开门,一进门左手边是一个六层的木架,用来放当日要用的食材,旁边是一个带木盖的大水缸;紧挨着是窗户下的两个水池,一个用来洗菜,一个洗碗,再往东是用来切菜的案台;灶房东边和北面各砌一个炉膛,共六个灶眼,墙上钉了两层木板,用来放调料的瓶瓶罐罐;右手边是案台,墙上开了个小窗跟前铺相连,可以从此处出餐,方便快捷。开了两扇窗后,灶房便南北通透,采光和通风都好了不少。灶房外按照温禧的草图砌了两个土窑,土窑旁还分出了木炭区,等冬日木炭价格高了,就得买煤饼子来烧。

温禧左摸摸右看看,几位师傅都是按照她的要求做的,甚至比她预想的还要好,她心中抑制不住的欢喜。

温禧从杂物房搬出从铁匠铺买的铁锅放上去,这铁锅一个就花了温禧二百文,她忍痛买了。之前这灶房里的大铁锅是嵌入土灶里用的,跟炉膛上的灶口不合,她准备以后放在正房旁新开的灶口上烧水用。

她还在隔壁杂货铺买了陶锅、陶盆、陶罐、陶碗、陶盘等,别问她为什么都买陶的,问就是手中拮据,要是买铁的、瓷的,价格得成倍涨!这陶制的朴实无华,简约耐看,搁现代,大受欢迎的漂亮饭很多都用陶制的餐具来盛,以达到店里标榜的“岁月沉淀的沉静内敛”的效果,前世温禧也跟风进了一批放在新店里用,效果非常不错,吸引了很多食客来打卡。

温禧从灶房出来,看向前铺,前铺的大门没怎么开过,温禧自从搬来,一直从雨花巷走,其实这雨花巷是此房的后门,前门也就是铺子的正门临的是宝水街,温禧还未曾走过。

原因无他,大晟没有“营业执照”是不能开铺面的,若是将挡门打开,就会有街道司的厢军来盘问,温禧打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准备日后去登记了再开门。

而在大晟若想取得“营业执照”,手续繁琐,首先得有户籍,与农民的乡籍区分,方便官府征调劳役;其次要向所属的行会缴纳行会会费,并登记造册,日常也要由行会监管,以免商人垄断物价;最后还要去商税务挂号,申报经营范围,领取税引作为纳税凭证,税引兼具税务凭证与经营许可两项功能,开业后要按营业额的百分之二来缴税,若隐瞒经营或逃税,一经发现则面临“笞五十”、没收货物和货款等处罚。大晟卖酒也有要求,需得申请特殊的酿酒资质,还需向官府购买官曲,一般只有正店才能酿酒,脚店则需要去正店取酒沽卖。而盐、铁、茶这类禁榷之物,则需要更复杂的流程,向官府申请专项许可才行,对于私卖者根据贩卖数量,最高可判流放甚至死刑。

温禧仰天叹息:太难了!自己还是先简单开个小食铺便好。

有了新的灶房,温禧计划着卖点其他的吃食。她这几天在脑海里挑挑选选,想找一个面向平民大众,能薄利多销的菜品,最终决定——卖卤味!

猪肉本就只卖八文一斤,猪下水则更便宜,只要三文一斤。只是清洗猪下水要用面粉、盐跟清醋(白醋),为了降低成本,温禧打算把面粉换成粗黑的麸面,只需要十六文就能买一斗,一斗约摸十斤;而盐六十文一斗,清醋比普通的醋贵,要二十六文一斗,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材料……一番算下来,卤味可以标价为一斤十二文,比生羊肉还便宜。

她盘算了两日,觉得有利可图,趁着灶房完工,嘱咐好祐哥儿跟禔姐儿在家别乱跑,她得去一趟味香肉铺。

兰娘得知温禧要订猪下水,吃惊问道:“温娘子,这猪下水腥臭难闻,只有家里贫困不常开荤的人才买去吃,你这开食铺的,能把这个端上桌?”

温禧知道兰娘和张屠夫不解是有缘故的,这吃猪下水是从南边渐渐传过来的,显州这边还尚未流行,也不解其做法。她解释道:“只要食材新鲜、庖厨得力,猪下水也能做的好吃,金陵那边儿用羊下水做的灌肺和炒肚儿就颇受喜爱,兰掌柜放心,等我做好了,给你们拿来尝尝,保准好吃。”

兰娘看温禧自信的样子,张张嘴却没说话,年纪小自负也是常事,罢了,且让她试试,反正这猪下水有的是,平时都是张屠夫推着车去乡下低价处理了,如今卖给温禧也省了趟腿。若是做不成也没事,她跟温禧说:“这次算我家送你的,若是做成了只管来订。”

温禧推辞不过,笑着应了,拎着五斤猪下水就往回走,路上还被一个衣着破旧的书生白了一眼,好似嫌味道腥臭。温禧耸耸鼻子,哪儿臭了?她现在心里想的全是卤味的香味儿!

等回到家,温禧就将猪下水放在盆里泡上。这猪下水虽然腥味重,但是只要处理得当,再加以卤料炖煮,不说香飘十里也是香味十足。前世,温禧小时候,村里经常有爷爷伯伯临街买了卤味回去,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卤肉,就着老白干喝得畅快不已。

清理猪大肠最麻烦,得先用剪刀剪开猪大肠去除内部油脂,冲洗后加入麸面、盐跟白醋反复揉搓,揉搓一到两次,再冲洗干净,直到水清即可。猪肚、猪心、猪肝则需要刮下筋膜、排空血水,再用碱面揉搓,冲净后用醋再搓一遍即可。

祐哥儿、禔姐儿一边嫌弃一边跟温禧搓洗,禔姐儿皱眉道:“阿姊,好臭啊,洗这些要做什么?”

温禧看他俩的样子心中好笑,故意道:“修缮房子没钱了,只能吃点这个喽。”

禔姐儿张大嘴巴,看了看手中的猪大肠,嘟嘴道:“这个也太臭了,我宁愿吃咸菜。”又看向祐哥儿,“二哥,你吃吧。”

祐哥儿无语地看小妹一眼,眼神里表示他也不想吃。

禔姐儿挤眉弄眼,意思也很明确:我不吃二哥也不吃,阿姊该伤心了!

祐哥儿只得给阿姊面子,干巴巴地说:“我跟阿姊一起吃。”

温禧笑眯眯地道:“好,禔姐儿可不许反悔哦。”

她又对正在做工的师傅们说:“大家今天晌午有口福了。”

吴老汉叫过二牛来耳语一番,二牛点点头,给祐哥儿使使眼色,两人到墙角悄悄说:“祐哥,你家里是不是没银钱了,我师父说我们可以回去吃的,不用你阿姊破费了。”

祐哥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