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以身堵枪眼后,才知道是重生 > 第349章 调研石英厂(第1页)

第349章 调研石英厂(第1页)

燕北镇唯二的两家企业就是石英厂,这两家企业都是百万级别的,是燕北镇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原本,燕北镇也不是只有这两家企业的,建国初期的时候,也是有着十余家集体企业,比如水泥厂,玻璃厂,面粉厂等企业,只是这些年,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企业也都是纷纷倒闭,只剩下两个对基础设施要求比较低的企业还存活。

两家石英厂分别叫燕北镇镇南石英厂和燕北镇镇北石英厂,承包的山头分别是八山和寨山,两座山都是海拔一百六七十米的大型山头,已经开采几十年了,但是由于生产力不足,所以两座山依旧巍然屹立在燕北镇的土地上。

该说不说的,这两座石英厂过去也是属于集体企业,只不过几年前,这两家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都面临倒闭的时候,被人私人承包了,其中有什么猫腻,不说大家也都心里有数。

上午,魏麟懿带着张恒和王山来到了燕北镇镇南石英厂,提前接到消息的石英厂厂长刘大成早已经带人在门前等着了。

“哎呀,魏书记,各位领导,欢迎莅临指导工作!”刘大成笑呵呵的上前快走两步,伸手向魏麟懿握手。

刘大成,四十来岁的年纪,梳个大背头,外面穿个波司登的羽绒大袄,估摸着没有两三千买不到,里面一身西装,领带打的一丝不苟,皮鞋擦得锃亮,手上一条金链子,估计得有四五十克,手指头上三个黄金戒指,一看就是暴发户的作态。

来的路上,王山已经给魏麟懿介绍过,刘大成的爹刘云飞就是之前镇南石英厂的厂长,当时企业濒临倒闭,是刘大成斥巨资将石英厂买下来,这几年干的风生水起。

“刘总好,早就听说刘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见面更胜闻名!”魏麟懿笑着说道。

镇南石英厂每年能给燕北镇贡献十来万的税收,另外还有各种“礼物”,说是燕北镇的两大财神爷之一也不为过,魏麟懿得知后,自然是笑脸相陪。

没办法,谁让燕北镇底子薄呢?

“魏书记客气了,实在是愧不敢当,里面请,里面请!”刘大成满脸笑容的说道。

他没想到魏麟懿这么好说话,要知道,他从朋友那边听到的魏麟懿,那可是雷厉风行,位高权重,眼里不容沙子的主,今日一见,却才知道,原来还能如此和而可亲。

当然,他没有看不上魏麟懿的意思,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人,如果真这么简单,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了。

如果说商场如战场,那官场可就是最真实的战场了。

在刘大成的办公室里喝了一会茶,魏麟懿又在他的带领下,在石英厂里走访了一圈。

只见,整个石英厂的地面都是白色的石头粉末铺地,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堆积成山,然后就是一堆一堆的石粉堆积如山,忙忙碌碌的铲车,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魏书记,这是我们石英厂的主要的生产设备,球磨机,所有的鹅卵石都是这台机器制作出来的,另外,石英砂也是由它初步产生的,每台设备每天大概能生产100吨左右,这样的设备,我们有十台,所以日产量在1000吨左右,后续的还有搅拌机,浮选槽,磁选柱等等一系列生产线,这些生产线总投资在800万左右,最高年产值可以达到500万元,只是现在生意难做,所以,嘿嘿!”刘大成笑呵呵的说道,语气中既有谦虚也有骄傲,更多的是抑制不住的自豪。

“嗯,可以,刘总果然是会做生意的人,咱们这些产品,主要是向哪些企业出售?”魏麟懿笑着问道。

“我们的石英粉主要是卖给玻璃厂,制作玻璃容器,陶瓷容器等等,用的就是石英粉,然后还有建筑材料公司,一些高端的硅谷类高端企业,也会输送一些,当然,大头还是在玻璃厂和陶瓷厂这一块了。”

“咱们县的玻璃厂有来往嘛?”魏麟懿笑着问道,说到玻璃厂,那他熟,玻璃厂厂长孙国诚,他老合作伙伴了。

“有的,有的,孙国诚孙总,那可是我的大客户了!”刘大成笑着说道:“我俩很投缘,名字里都有一个“成”字,所以,这个生意被我做到了。”

“那不是挺好的嘛!”魏麟懿点点头说道:“刘总是咱们燕北镇出了名的企业家,咱们燕北镇穷啊,就是需要你们这些有为的人,多多带动家乡的发展和昌盛啊!”

“请魏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好好努力的。”刘大成笑呵呵的打着官腔。

“嗯,刘总这边,现在有多少工人?工资能开到多少?”魏麟懿笑着问道。

“呃,这个,我这个石英厂,正式工人有三十多人,另外还有合作的,兼职的,等等,所有加起来需要发工资的,差不多一百多人,因为很多人都是兼职的,所以流动性很大!”刘大成迟疑一下说道:“固定员工有三十多人,这些人工资基本上可以开到500块钱,合作的伙伴主要是指开拖拉机拉货的那些人,他们工资高一点,因为连人带车的,差不多1000块钱左右,这样的人有二十几个;剩下的主要指负责加工石球的这些兼职人员,我们把采出来的石头,拉到各个村子里去,有想要加工石球的,我们都是按吨开工资,一块钱一吨,多劳多得,很多家里人都能干的,一个月多的也能弄个一二百块钱。”

“兼职的有多少家庭?长年累月的干,大概能赚多少钱?”魏麟懿抓住了重点。

“这个还真没统计过,总的来讲,上百家总归是有的,只是有的人干得多,有的人干得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每个月领到钱,如果说那些固定干这个的,那差不多有个五十家吧。”刘大成迟疑一下说道:“加工石球是个苦活,也是个重活,不是一个人能干的,我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多。”

“嗯,这个我倒是知道一点,我老家南山镇的,那边也有这个石英厂!”魏麟懿点点头,认真的说道:“能创造一百多家就业,镇南石英厂功不可没!刘总,继续加油!南山镇需要你这样的企业家!”

“放心吧,魏书记,有您这句话,俺就知足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