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曾经的航空总教官,其实军衔很高。
如果有大功劳,就能顺利的清除罪名,还能晋升一级,肩章两颗星。
所以,对于战略轰炸,他是积极支持的。
第一个目标,白城附近。
之前的航空侦察,这里驻守有日寇一个守备队,应该是旅团级编制。
距离四百公里。完全在轰炸机航程之内。
而且,所有的轰炸机,都能挂最多航弹。
张庸没有单独驾机。
苏联人当然不允许。
毕竟是外人。
他只需要单纯的负责领航。
然后就是负责和安德洛夫沟通。确定一些细节。
侧头看舷窗外面。
大机群,确实霸气。入目全部都是飞机。
虽然是只有八十多架。但是,已经占据了全部的肉眼可视范围。
仿佛无边无际似的。给人非常强大的震撼感。
忽然有些奇怪的想法冒出来。
这算不算是二战历史上次的战略轰炸?
德国人好像没有远程战略轰炸机。占比有斯图卡级小短腿。
斯图卡欺负欺负西欧小国是没问题的。但是遇到苏联就仆街。
航程太近。根本够不着苏联人的大后方。
3公里……
2公里……
1公里……
空指部地图显示,日寇飞机没有异常。
可能是根本没有想到,对方要轰炸的,并不是它们的机场,而是地面部队。
5公里……
距离越来越近。
安德洛夫开始分配任务。
按照之前的航空拍照,分成七个轰炸区域。
每个轰炸大队对应一个轰炸区域。就是十二架轰炸机。大约十五吨炸弹。
地面很安静。
日寇几乎是没有任何反应。
降低高度。
2米……
12米……
8米……
为了保证命中率,安德洛夫下令编队实行低空轰炸。
反正下面是日寇的地面部队,没有足够的防空武器。就算是只有8米高度,也完全没在怕的。
很快,各个轰炸机大队都先后进入目标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