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早知道会有今日,他定会早些救她出来。
看见韩信眼中的心疼,刘元心里暖洋洋的,她宽慰道:“他是与我有些过节,但我也一箭将他射下了马。不过那晚雨大,想来他是没有死的。”
“但好在他没死。”刘元甚至有些庆幸,那箭上的毒药被雨水冲掉了些。
他死了的话,又如何能见证刘元的成功呢?敌人的仰望与绝望,远比死亡更叫人快意。
连韩信衣锦还乡之时,都重赏了曾经给他胯下之辱的人——是他格外有胸怀吗?
不,一方面他学习了刘邦的手腕,乐于去给自己一个好名声。另一方面,将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他丰富多彩的表情,这才是最大的报复。
韩信若有所思,而后又卖起了关子:“你猜,我会用何种对策与龙且对阵?”
过去打仗,韩信并不会如此,更不会和任何人透漏太多的作战安排。如今看来,他当真是信任自己。
其实不仅如此,韩信每一次都享受这种众人不解,然后出奇制胜的过程。
在他心中,那些人不配他在解释太多。若是打赢了,人前显圣一番,倒也可以。
但如今,他却格外在意自己的形象。
“……”刘元罕见的沉默了,毕竟这么久,每一次打仗,每一次的兵法,她都是知道的,却偏偏还要装不知道。
但今时不同往日,刘元也放松了许多。
韩信答应她永不相疑,她自然也不想一直瞒着他。
但有些事,怎么说,如何说,都是难处。
刘元索性不遮掩了,他若是愿意发现,自然可以猜得出来。她嘴唇轻启,只说了十六个字,却引得韩信目瞪口呆——
“筑坝断流、半渡佯败、决水冲阵、分割围歼。”
刘元挑眉,好整以暇地看着韩信。期待他能发现什么。
听见这话,韩信心中大惊,这分明是他昨夜辗转反侧之时定下的计策。
“怎会如此?为何你这十六个字,与我所想不谋而合?不,不只是不谋而合,而是一模一样!”
“元,你是如何知晓的?”
韩信垂眸,眼中似有犹疑之色。但他答应过,对刘元不再相互疑,便直接开口问了。
刘元笑吟吟:“我是老师的学生嘛,这一身本事,都是你教的,自然是最懂你的。”
这世间当真会有如此巧合吗?
但话又说回来,了解龙且的个性,再结合地形加以判断,这本就是他教给刘元的。
至于假装溃败,兵法上更是不少见,刘元打仗也没少用。
于是,韩信成功说服自己,将惊讶化作赞叹:“元,你果然聪慧。”
元,真的是个天才!
难怪他们对元推崇备至,天天叫嚷着要元造些新武器出来。
他喜形于色,上前将刘元抱了起来:“我一直觉得,项王个人勇武,却吝啬封赏,只有匹夫之勇罢了;陈余有百战百胜之计而不用,空守儒者仁义……唯有李左车一人,有与我相比肩的才华,却不得重用。”
此刻,韩信的成就感达到了顶峰。
什么是青出于蓝,这就是青出于蓝!
什么是后继有人,这就是后继有人!
而这般聪慧之人,不仅是他的学生,更是他的妻子。
面对韩信的惊叹,刘元嘿嘿一笑,她继续道:“但有一点,我们这计策是出于龙且。此人虽傲慢,却难保一定中计。还需筹谋万全之策。”
韩信也不反驳,他点头:“夫人所言甚是。”
事实证明,刘元纯属是过于谨慎了,龙且曾经与韩信共事,便自认为很了解他。
此时,龙且正与蒋二道:“我最了解韩信了,他这人,好搞定得很呐!他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袴下,无兼人之勇,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3]
第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