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取来第三支箭。
这次,她翻身上马,将马腹一夹,把住长弓,将箭搭在弓弦上,扣得满满地,使尽力气。
马儿疾走如飞,她扭转臂膊,将身子下沉,撒开了手——
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1]
说时迟,那时快,一箭便射中了红心!
一阵喝彩声响起,将士们夸赞着刘元。
这箭法不说是出神入化,毕竟她身量小,气力不足。但这个准头和灵敏度,已经够得着中层将领的水平了。
更何况,这可是长公主啊:白马金鞍、玉带锦衣,真乃神仙人物。
有一瞬间,蒯彻的脸色由呆傻的喜色逐渐变得灰白,但他很快掩饰了过去,口中的喊叫还没停下。
刘元驾着马转身,冲他笑笑:“蒯彻,你猜我这下一箭,是准还是不准?”
马蹄轻快,踩在冬季干枯的草地上。刘元眯起眼睛,不慌不忙,搭上箭,拽满了弓,对准了蒯彻。
蒯彻胆子倒是大,演技也好,他清楚,刘元若是真有证据,不会这般戏弄自己。因此他继续装疯,定在原地傻笑。
他眼睁睁看着那箭冲着自己的眉心而来,擦着自己的头皮,一箭射穿了自己的帽子!
好险,若是再往下一寸,他这命怕是要交代了。
但凡他动一下、躲一下,他必死无疑。
但疯子、傻子怎么会老老实实不动弹呢?求生才是人的本能。蒯彻看见刘元那笃定的笑意,才知道自己是暴露了。
“果然,我没有冤枉你。你挑拨大将军与我之间的关系,你简直该死!”
蒯彻忙道:“长公主,你不能杀我!”
“跖的狗冲着尧狂叫,不是尧不仁德,而是狗只认主人。我为大将军的谋士,自然该为他谋划,正如同长公主为汉王谋划一样!”[2]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想要争天下的人多了去,为何偏偏大将军不行?”[3]
“如今我已经落在您的手里,杀我有什么好处呢?我不过是任您搓扁揉捏的一条可怜虫,为何不放我一条生路呢?您是最为仁德之人,莫要因为我与大将军生出嫌隙,更莫要因为我而不顾自己的名声!”
果真是好辩才,刘元点了点头。难怪这蒯彻被刘邦捉去,死到临头,却依旧能全身而退。
这人说得对,杀蒯彻,韩信与她有嫌。毕竟此人是韩信帐下的谋士,如何也轮不到自己来杀。
杀了蒯彻,免不了要多一个残暴之名,仅仅因为他为韩信谋划,汉王的长公主便要置他于死地——这是何等狭小的气量!
最重要的是,杀了蒯彻,在有心人眼中,这更是她与汉王心虚的表现。
不杀蒯彻的理由似*乎有很多。
但……那又如何?
刘元的目光冰冷,仿佛在看一个死人:他说得很对,但……那也得死。
蒯彻抬起头,一阵刺眼的白光闪过。
那是刘元拔出了手中剑。
“蒯彻,最后给你一次机会,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你知道的,我不想听这些冠冕堂皇之词。”
蒯彻不想死,否则他也不会装疯卖傻了。历史上的蒯彻便是如此,甚至学狗叫、跳大神,可谓是演技派了。
可惜他遇见了刘元。
蒯彻试探道:“我再也不同大将军乱说话了!”
这是潜心悔改的意思,但非常遗憾。
答案错误,刘元的剑又近了一分。
他急忙道:“大将军是您的夫婿,我愿为长公主您出谋划策。”
有点意思,但依旧不足保住他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