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芝先取了些花椒粒,拿刀背轻轻碾过再细细地那刀刃砸碎,便得到了一款略显粗糙的花椒粉。
然后又合着刚才捏碎的茱萸粒,姜丁抓了抓,确保其滋味完全融合在一起。
便得到了一款小型辣椒酱。
今日,姜芝打算给自己大金主——顾元同志专门做一碗辣味的锅塌豆腐。
至于剩下的一碗,姜芝打算做成原味,供其他人选择。
姜先取出老豆腐,把方才微微在磨刀石上轻磨了三两下的刀提了起来,直接把老豆腐一分为二。
手起刀落间,老豆腐被锋利的刀刃分成三角形的小块,然后又被姜芝刀一侧,一提,整齐的叠在盘子里。
姜芝又从外头徒手提了一瓢井水来,从侧面在不破坏豆腐形状的情况下,清洗去表面的细渣,然后又挨个沥干水分,轻轻地在豆腐表面撒上薄盐。
这一招叫做杀出水分,目的便就是让豆腐更加紧实,但又不至于老。还有最重重要的一点是,这可以初步的让豆腐表面进些盐。
不然,姜芝一想到这,就忍不住想起:曾经初入从事这一行的时候,师傅刻意不提醒,然后她就这么水灵灵煮了一锅,完全没进盐的豆腐炒肉。
从此,她就记下了这个惨烈的教训。
放盐这一步解决完毕,初步让豆腐表面和内部进盐后,姜芝又要进行下一步了。
她浅浅的铺了一层面粉在桌面上,又把豆腐轻轻的拍上一层面粉,再裹上一层打好的鸡蛋浆,再拍上一层面粉,这样来回滚了三两次,就这样,这豆腐也算是上了一层浆。
豆腐算是做好了,接下来开始处理肉馅了。
古代的猪肉向来腥骚,在卤水里还可以强行用香料掩盖,可锅塌豆腐用的是肉馅,这本应是个大难题。
奈何,姜芝山人自有妙计。
只见她转头拿了一个小碗,把姜葱蒜末共同丢在小碗里面,然后用那个勺子碾了碾,再加了些井水,这便是第一步,
——葱姜蒜水去腥!
这一步还远远不够压下古代没有阉割的猪肉,那么姜芝还有第二种办法。
她提锅,烧了一小碗的水,然后往里面倒入花椒粒,丁香,等水煮沸了,再倒入葱姜蒜水中混合起来,这便是第二步,
——香辛料水压腥!
这两步下来,姜芝肉眼可见地愈发神采奕奕:拜托,她可是曾经的中华小吃宣传者呢!
以前天天跑国外去出去宣传的时候,处理那臭不可闻的骚猪肉的时候,她受过多少苦呢!
今儿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把这香辛料水和入肉馅时,姜芝不忘少吃多量的加入,让肉馅慢慢地把这水一点点吃了进去。
姜芝一边在心里还有些叹息,要想肉更加鲜嫩,少量多次加水还远远不够,最好能加点冰块水。
奈何这个时代的这里没得那么好制冰,虽姜芝也曾经初步在网上学过硝冰治法,但是为了个肉制上几天的冰,还是超出了姜芝的想法的。
等到整整一小碗的香辛料水都被肉馅吃的一干二净的时候,这个肉算是初步的压好了味。
这时候挑出每一块薄薄的豆腐,在上面摁上一层同等厚度的肉馅,然后肉馅朝上豆腐朝下的摆在盘子里。
趁着这个时候肉馅没掉,姜芝眼疾手快地开锅烧火,加入了一层铺满锅底的油后,肉朝下地让被油煎得肉馅“滋啦滋啦”地作响。
姜芝一块一块地向锅里摆好了,所有都摆上去的一瞬间,一阵属于肉馅的焦香味不经地从锅底与那肉馅接触处的地方蔓延了开来,飘到了姜芝的鼻息间,勾得她也忍不住一时间愣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