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赤的目光扫了一圈朝堂的众人,再无人质疑北弥,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好!从即刻起,代国全体备战!”
文臣武将爆出高亢的欢呼,热浪都要把天花板掀飞了。他们纷纷上前,提出自己的意见,负责城墙的官员就说应该怎么加固城墙,负责车马的官员就说应该怎么安排车马。声音一波盖过一波,很吵很热闹。
刘赤被围在中间,耐心的听着,发现好点子了,立刻叫人记下来,没一会儿,木案上就堆了厚厚一堆纸页。
有了大概的规划后,敲锣打鼓,全员行动。
北弥想回去休息了,自己是个谋臣,能做大战略,但是具体执行他就不会了,各个部门的大臣们都在献策,他都插不上话。
而且现在已是深夜,不如回去休息。
北弥刚迈出脚步往殿外拐,手腕就被刘赤捉住:“先生,随孤一起去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是。”北弥跟上了对方。
城中,火把连成片,把夜空照的半红。
代国并不富裕,劳动工具很简陋,加固城池全靠百姓用身子硬抗。
但是,民间的智慧不容小觑,碰见拉不动的大石头,他们往绳子上缠一个木棒,一个简易的滑轮组就成了。有拆不下来的大钉子,用几个矛头搭成五边形,一转,立刻掉下来,相当于多尺码的扳手。
人们忙碌着,扬起很多尘土,看见北弥来了,都笑眯眯的,满脸的灰衬得牙齿雪白。
这可和刚来代国时截然相反,他们明明最讨厌长相阴柔的男子了,而且自己还臭名昭著的大奸臣。
不用想都知道,是刘赤宣传了自己的功劳,改善了自己在民间的风评。
北弥不经暗自感叹,刘赤的号召力真的很强,他说我是好人,百姓就认定我是好人。他大手往前一挥要百姓杀敌,百姓都拼了命的往前冲,这种力量是太子刘渊心所没有的。
一阵大风吹来,周围的焰火猛烈摇拽,火把上,烧黑的油滴滴答答的落,跳跃迸发出无数的火星,把周围照的很亮。
北弥往后躲了躲,一个挑担的百姓仰头大笑了起来:“北大人莫怕,这是死去的同胞们回来帮我们啦!”
北弥一怔,看着他,是个年轻人,再看看周围,代国年纪大的百姓很少,这不正常。
屠城两个字冒了出来,北弥陷入了沉默。
“嗨!各位听我说,同胞归故乡了,我们给他们唱首歌吧!”挑担的年轻欢快的大喊,跑到了人群里。
“好啊!”
“唱哪首?”
“拂风霜!”
“谁起头?”
“让杨娃起,他嗓子亮,传的远。”
一个头发潦草的少年高兴的跳了起来,开口唱,声音确实嘹亮,哪怕周围全是轮大锤砸石头的人,也能传出去。听到的人跟着一起唱,和音越来越强,传的也越来越远,最后,所有人都在唱歌,干活更有劲了。
妇女们提着桶,穿梭在人群里,到处送水送吃的,这里干活的人,可能是她们的父亲、兄弟、丈夫、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