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埋伏
“对了,这把剑还没取名字吧?”蒋玉璋忽然开口,打破了铸剑庐内残留着铁屑热气。
“元姑娘眼光独到,不如劳烦为它取个名字?”唐景行双手托着长剑递到元照面前,烛火映在剑身上,漾开一层冷冽的银光,他眸中带着几分期许,指尖还残留着铸剑时的薄茧。
元照闻言,抬眼望向窗外——夜空如墨,一轮残月正如害羞的少女一般躲在云层后,清辉浅浅洒在檐角的铜铃上,她眸光微凝,轻声道:
“便叫‘残月’吧。”
“残月剑……”唐景行接过剑,指腹贴着冰凉的剑身缓缓摩挲,语气郑重得似在立誓,“从今日起,你便叫残月了。”他指尖划过剑脊,仿佛在与这柄新剑定下羁绊。
蒋玉璋见铸剑炉的余温渐渐散去,窗外夜色已浓,便上前一步提议:“时候不早了,元大师为铸剑劳心费神,咱们还是早些回去歇息。”
她语气温和,目光扫过元照略带倦色的眉眼。
“表姐说得是。”唐景行立刻点头附和,转向元照时,语气又添了几分客气与歉意,“元姑娘辛苦了,还是早些回房休息为好。”
三人不再多言,并肩走出铸剑庐。
夜色中,铸剑庐的火光渐渐隐去,三人身影在岔路口分向不同方向,各自踏着石板路返回住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轻轻回响。
时光倏忽而过,两日后的白鹿城里,唐家寿宴上的闹剧早已传得沸沸扬扬。
茶肆酒楼里,说书人拍着醒木,将“深情都尉唐某背信弃义”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满座听众听得咋舌,昔日人人称羡的姻缘,竟成了一场荒唐骗局,满城百姓都惊得议论纷纷。
而元照并未分心关注这些流言,她连日来都在暗中追查罗生典当行的踪迹。
原本她已计划再探一次太守府,会一会那位举止怪异的闵夫人,可转念一想,前次夜探已闹得满城皆知,若再兴师动众,不仅太过张扬,更可能暴露身份。
斟酌再三,终究还是决定暂缓行动。
这日午后,庭院里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瓣落在青石板上,添了几分雅致。
元照与庄妍心相对坐在石桌旁,手中青瓷茶盏飘着袅袅热气,茶香混着香漫在空气中。
不远处,阿青与罗钦正持剑切磋,剑光交错间,兵刃相撞的脆响不时传来,两人身形腾挪,招式间透着几分凌厉。
就在这时,青衿脚步匆匆地穿过月洞门。
他快步走到元照身侧,气息微促,低声说道:“老板,苏绾绾有行动了。”
元照执杯的手微微一顿,茶盏在石桌上轻轻一放,随即起身,眸色沉了沉:“走,去看看。”
庄妍心立刻放下茶杯,起身伸手想拦,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元照,要不要我跟你一起去?多个人也多份照应,万一有危险……”
前日元照和超一品高手交手之事,她已知晓。
元照摇头,目光扫过仍在切磋的阿青与罗钦,“人数不宜过多,你们留在院里,莫要轻举妄动。”
一旁的老狼刚从廊下的软垫上起身,晃着毛茸茸的尾巴凑到元照脚边,吐着舌头想跟上去,却见元照转头看它,眼神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你和雪蕊也留下。”
“哼——”老狼不满地甩了甩尾巴,硕大的脑袋扭向一旁,转身用毛茸茸的屁股对着元照,气呼呼地趴回廊下的软垫上,爪子还不忘扒拉两下地砖,耳朵却悄悄竖着,听着院外的动静。
最近每次有行动都不带它,主人果然是不喜欢它了!它兀自生着闷气,喉咙里还发出低低的呼噜声,想要引起元照的注意。
事不宜迟,元照没工夫安抚闹脾气的老狼,只无奈地勾了勾唇角,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便与青衿一同快步离开庭院。
就在老狼回头想要看看主人有没有改变主意使,却惊愕地发现主人早就不见了踪影。
()老狼的心顿时碎了一地。
元照两人离开唐府后,两人穿过几条僻静小巷,很快来到一处墙体斑驳的暗巷。
长庚、维夏与启明早已等候在此,见元照来了,长庚立刻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指向巷外的大街:“老板,您看,那就是苏绾绾的马车。”
元照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辆青布马车正缓缓在街面上行驶,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车帘低垂,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启明在旁补充道:“我们查过,苏绾绾今日本该去城西福员外家赴宴,可她没带随从,只带了个贴身丫鬟,绕路往城南来了,行踪很是可疑。”
元照点点头,指尖轻轻捻着袖角,目光沉了沉:“我知道了,你们先回去。”
罗生典当行有超一品高手,若对方现身,她恐怕护不住青衿四个。
“是!”青衿四人齐声应下,身影一晃,便如鬼魅般消失在暗巷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