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 > 第120章(第2页)

第120章(第2页)

其实临行前,他身为县令本想办个践行宴或者做个万人联名感谢一番。但被王爷婉拒了,说是如今正是物资不丰的时候,不必弄这些形式,也不必惊动百姓。

仅仅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王爷的为人,唐城是大受感动。他虽然不在京城,但也知道如今正是选立太子的时候。如果能有百姓的联名支持,对镇北王定是有好处的。听说去岁颍河那边就弄了个万民伞,让当时赈灾的梁王大出风头,广为传颂。

同是下属县级官员,唐城自然知道其中的猫腻。不过镇北王的拒绝倒是让他吃惊。但经过此事,他的内心倒是更加认同镇北王了。

镇北王除了平常严肃一点,并非传言中那么可怖。将来若是他登上高位,想必也会是一位明君。

而他既然选择明主,自然该做点什么,让更多人知道镇北王的优点,更多人支持镇北王。

马车里二人看着收到的瓜果都很感动。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好像这些天因为忙碌产生的疲惫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过陶安然倒是有些好奇地看着萧景瑜,忍不住问道:"王爷是怎么和那个老丈认识的?"

萧景瑜神秘地一笑,然后缓缓地把他当初在南城治病,老丈和他聊天消磨时光的事说了出来。

车轮缓缓地轧过路面,在宁静的氛围里,陶安然听着萧景瑜说起这些天的经历。他也时不时说说自己做过的事。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即使长途跋涉,也不觉得无聊。

百姓送的瓜果就是新鲜好吃,陶安然和萧景瑜在中途休息的时候,便把瓜果分给了随行的人,尤其是那些太医。

他们此次支援,虽说是奉命而来,但其实都是把脑袋拴在腰上,冒着很大的风险。而且后来更是一直忙个不停,辛苦万分。

太医们之前也都看到百姓相送的场面,觉得理所应当。只是没想到瓜果也有自己的一份。再加上王爷王妃亲自送来,他们一边诚惶诚恐,一边又是激动万分。他们只觉得这次出行值了。

瓜果很快分完,至于送的蔬菜和鸡蛋之类的食材,他们便在驿站的时候让人做熟了大家分食。毕竟这次出行,大家都出了力,百姓送的东西,自然该一起分享。

回程的路上其乐融融,他们行进的速度不快不慢,终于在七月初回到京城。

一回到京城,先安排那些护卫和曲大夫先回府,陶安然和萧景瑜便要立即进宫复命。同行的还有江郎中和两位太医院首。毕竟大家都是奉命出行,现在自然要先进宫复命。

晋德帝早就得到消息,知道他们几时回京,自然也早就在宫中等着。

宣政殿里,晋德帝看着几人走进来,不等他们行礼,便先说道:"不必多礼,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

萧景瑜身份最高,自然上前一步回道:"儿臣不辛苦,这些都是分内之事。不过太医们和江郎中分别解百姓身体之危和河堤之危,才是最辛苦的。"

晋德帝的目光投向两位老太医和江郎中,眼含赞赏,说道:"你们的折子朕都看到了,你们此行可是立了大功。赏!还有明日的庆功宴,你们都要参加。"

说完示意大太监汪录拿出准备好的赏赐。

两位太医院首和江郎中立即上前领赏,随即便被汪录带着退下。

等宣政殿里没有外人时,晋德帝才真情流露地说道:"景瑜,你这次可真是吓坏父皇了。"

萧景瑜抬头看着晋德帝,才发现他的头发似乎又白了许多,他连忙跪下说道:"是儿臣不孝,让父皇担忧了。"

陶安然连忙跟着跪下。

晋德帝绕过桌子,走下台阶扶起两人,笑道:"不怪你,雏鹰长大了总要飞翔的。好在你跨过这道坎,以后也不会被天花困扰了。"

随即他又温柔地对陶安然说道:"你是个好孩子。当初给你们指婚,恐怕是朕做得最正确的事情了。"

正当陶安然不知道该作何回应时,就听到晋德帝咳嗽了几声。他一惊,萧景瑜立刻问道:"父皇是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晋德帝摆摆手,很快恢复过来,说道:"没事,就是嗓子痒,偶尔咳嗽一下。没事的。"

萧景瑜不放心地问道:"太医看过了吗?"

晋德帝看着儿子担心的样子,有些欣慰地回道:"看过了,太医说没问题。就是嗓子上火,平常多休息喝些凉茶降火就好。"

萧景瑜听到这里才放下心来,宫中太医的医术自然不差。既然太医这么说,那应该是没事。

不过他还是叮嘱道:"既然太医这样说,父皇平时还是不要太劳累为好。身体要紧。"

晋德帝点点头,回道:"朕自然知道。你们也回去吧。这一路奔波劳累,你们先回去早点休息。明日的庆功宴,你们可是主角。"

闻言萧景瑜和陶安然便告辞退下。

作者有话要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