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 > 第094章(第1页)

第094章(第1页)

春节前后休沐七天,在初四的朝会,即新年的第一场朝会上,晋德帝宣布边关大捷,镇北王即将进京领赏。

此言一出,如同往水里砸了块大石头,惊醒了水中各种鱼虾。原本还沉浸在过年喜悦气氛中的众臣更是一惊。

镇北王将要回到京城,偏偏在这众臣请立太子之际。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以往再怎么说,那都是大臣们自顾自地说,主角从不加入,都只能算是开胃菜。晋德帝不表态,梁王明面上也不敢说什么做什么。

但如今镇北王回京,就意味着夺嫡之争要开始动真格的了。很多大臣们对着两位王爷押注,押对了宝就是从龙之功,升官加爵指日可待。输了不是丢了乌纱帽就是掉脑袋。

到了此刻,众臣竟是罕见地沉默了。只是这沉默就像看起来平静的海面,实际上的波涛汹涌还暗藏海底。

梁王面上带着笑,像是为兄长回京真心实意地高兴。心里却是暗恼计划失败了。虽然从一直没收到探子的消息开始,他就怀疑计划失败了。但真正得知萧景瑜无碍还能回京后,他暗地里还是差点咬碎一口银牙。

朝会后,梁王嘴角含笑与诸位大臣告别,面上看不出一丝端倪。等回府后,他立即召见府里的心腹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当然不止他一个人回府思量之后的计划,有品阶的朝臣们回府后几乎都是先进书房思索自己接下来的路。没有押注的开始思考要不要押注,押在谁身上。押过注的又在思考,是不是真得押准了,不再更改了。

京城里风云变幻,夺嫡之争即将开始。晋德帝三十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

不论京城中是怎样的波涛诡谲,陶安然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正月十三傍晚进了城门。当日时间太晚,便先回府里休整一夜。

第二天的早上,陶安然尚且还在睡梦中时,感觉到身旁温暖的离去,他不由自主地压住人,不让人离开。

早起准备去上朝的萧景瑜见状一笑,轻轻抽开自己的手,把枕头递给他压住,顺便把被子掖好。直到见王妃没有反应,没有被惊醒时,才轻手轻脚地准备妥当去上朝。

正月十四的朝会上,萧景瑜正式亮相在朝堂上。

当萧景瑜气色红润的站在朝堂上,不疾不徐地述说此次边关大捷,为西北军请功时。众臣都感觉到镇北王似乎有点变了,以往就算没见过但也听过的狠辣阴沉如今似乎没有见到。恰恰相反,他们只感觉到如今的镇北王看起来颇让人信赖。

大臣们因为与镇北王接触不多,所以感触还只是浮于表面。特别是没见过镇北王只听过名声的人,此时倒觉得是传言害人。再往深处想想,顿时便感觉这是场阴谋。

晋德帝看着堂下沉稳坚韧的儿子,脸上满是喜意。不过一年多没有见到他,如今再见到简直不敢相信他能有这样的改变。与以往相比真是大大不同了。

等萧景瑜说完近一年的军事情况后,晋德帝龙颜大悦,对于西北军所请的军功表彰也都一一应允。此事之后,朝堂上没有其他事,晋德帝便示意汪录宣布无事退朝。

大臣们依次退出朝堂,萧景辞趁此时机连忙对萧景瑜说道:"还没有恭喜皇兄此次边关大捷。与皇兄一年多没见,不光父皇日思夜想,小弟也甚是想念。如今皇兄回京,我们总算是一家团聚了。"

此时梁王萧景辞一脸欣喜,似乎真是为了兄长回来而高兴。外人看起来俨然一副兄友弟恭的景象。

萧景瑜没有心情陪他演戏,只淡淡地说道:"是吗?我还以为你不高兴我回来呢。既然你如此高兴,此后我长留京城,希望你也能一直高兴。"

萧景辞脸上笑意不变,回道:"那是自然。小弟还想去皇兄府上叨扰一番,叙叙旧,希望皇兄不会觉得小弟麻烦。"

萧景瑜正待说点什么,大太监汪录走到旁边小声说道:"王爷,陛下召您御书房谈话。"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萧景瑜点点头。萧景辞见状,连忙说道:"既然如此,那小弟就不打扰皇兄和父皇叙旧了,先行告辞。"

萧景瑜不等他说完,便先行离开,不管后面萧景辞的未尽之语,看上去一点都不给萧景辞的面子。萧景辞面上作懵然之色,似乎也没想到这一点。然后他依旧面带笑容的摇头离去,只是这笑容看起来有些强颜欢笑的意思。

大臣们都跟人精似的,从梁王找上镇北王说话开始,他们离开的步伐不由变慢了。然后亲眼目睹一出笑脸弟弟迎上冷眼哥哥,热脸碰上冷屁股的事情。

普通人看了可能会觉得这个哥哥对弟弟太过冷漠,但在场的大多数是浸淫朝堂多年的大臣,看事情早就不是只看表面那么简单。不过他们见萧景瑜的态度,心里感叹镇北王还是那么高傲,似乎并没有比以前改变多少。

萧景瑜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心知萧景辞此番做戏是没有用的。真正的交锋是需要真刀真枪的,只靠花言巧语是不会有用的。而且他也相信这些朝臣都不是笨蛋。

萧景瑜熟门熟路地走进御书房,房间里晋德帝已经在等着他。一年不见,望着晋德帝鬓边的白发,萧景瑜一脸动容地喊道:"见过父皇。"

晋德帝满脸温情地扶起他,仔细打量着许久未见的儿子,笑道:"你看起来比以前好多了。最近怎么样,身体还好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