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小说

书文小说>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 7080(第1页)

7080(第1页)

nbsp;nbsp;nbsp;nbsp;第71章

nbsp;nbsp;nbsp;nbsp;惊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nbsp;nbsp;nbsp;nbsp;七月的天已经热起来了,南边多地近几日皆是大雨连绵、洪涝频发,流离失所的百姓数不胜数。康熙在月初的时候就带着太子等一众阿哥在南巡的路上了,结果行路的队伍没走几天,太子爷就生病了。

nbsp;nbsp;nbsp;nbsp;储君患病肯定算得上头等重要的大事,但是南巡的队伍不可能因为他病了就这么在路上搁置好几个月等他修养好后再继续动身。无奈之下康熙只好下旨传令回京,召索额图至太子所停留的德州侍疾。

nbsp;nbsp;nbsp;nbsp;索额图因为担忧太子的病情,甚至一路骑马狂奔一直到行宫门口才停下,接着大约在德州那边停留月余,等到太子病愈了二人才一道动身返京,等到康熙带着众人回京的时候就一下子就临近过年了。

nbsp;nbsp;nbsp;nbsp;胤禛这次倒是没有被康熙带着随驾,最主要的一大原因就是先前虞燕进献上去的珍妮纺织机如今投入了大批量的生产。

nbsp;nbsp;nbsp;nbsp;纺织机的出现在民间必然是会引起哗然大波,它虽然能让纺织的效率变高,但是与此同时因为纺织机的出现而被解雇的女工也不在少数。

nbsp;nbsp;nbsp;nbsp;因此不管是康熙也好还是被他指派来接手这件事的胤禛,他们都没打算一下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而是打算先拿京城周边的村镇先开始试点。

nbsp;nbsp;nbsp;nbsp;就算是在村镇推行,新事物也没有那么容易被接受,所以这几天胤禛忙事情忙得焦头烂额。

nbsp;nbsp;nbsp;nbsp;虞燕那边也没闲着,她今年虚岁八岁,在这个十三四岁女子来了葵水就已经可以算是大姑娘嫁人的年代,福晋已经和李氏提过让她要开始学正式学管家理账、女红骑射这些事情了。

nbsp;nbsp;nbsp;nbsp;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她身边的几个丫头都到了放出去嫁人的年纪,恰好这两天内务府送来一批去年入宫的宫女,福晋的意思就是让她要开始挑自己的人了。

nbsp;nbsp;nbsp;nbsp;管家理账对她来说不算什么难事,骑射就更没得挑,只有女红,不知道是不是她实在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的原因,不管她和李氏学、和双卿学还是和福晋派来的指针嬷嬷学,她都学得乱七八糟。

nbsp;nbsp;nbsp;nbsp;针线箩筐里的帕子、荷包只能说是勉强能看,好在福晋对她不过是面子情,李氏又是个娇宠女儿的娘,她这点水平也就这么蒙混过关去了。

nbsp;nbsp;nbsp;nbsp;最重要的还是从内务府带来的宫女太监里挑人。

nbsp;nbsp;nbsp;nbsp;她原先身边跟着的越桃山栀两个其实还是李氏那边调用来的,所以虞燕身边的宫女太监的配置一直都是不齐全的。

nbsp;nbsp;nbsp;nbsp;原先还小的时候自然不要紧,只是她如今年纪大了,又常常行走在外,身边人手不齐说出去到底有些不好。福晋也不愿让人觉得她是个苛待庶出子女的嫡母,所以干脆就让内务府的人将送来的宫女太监直接带到李氏的院子供虞燕挑选。

nbsp;nbsp;nbsp;nbsp;宫女小选进宫后要先留在宫里和掌事姑姑学一年怎么伺候人的规矩,因此虞燕眼前看到的排成一排的宫女们个子身形都相差不大,年纪大约都要十三四岁左右,五官端正清秀,低眉顺眼站在原地。

nbsp;nbsp;nbsp;nbsp;李氏一开始还怕自家女儿不知道怎么挑人刚想说两句,就见侯在虞燕身畔的越桃拿了一叠厚厚的卷子出来,随后清脆的童音响起:“额娘,我也没什么要求,就想选几个识字的会算账姑娘出来。”

nbsp;nbsp;nbsp;nbsp;会算账的姑娘肯定不少,但是会识字写字的就没有那么多了。

nbsp;nbsp;nbsp;nbsp;早年间康熙大力推崇汉学,包衣人家让女儿识字的也不在少数,但是这十几年间平了三藩,南边安定了不少,比起汉学康熙如今更崇尚弓马娴熟,包衣出身的女儿家们念书识字的就一下子少了。

nbsp;nbsp;nbsp;nbsp;这一筛就筛掉了一半多的人,留下的宫女恰好四个。

nbsp;nbsp;nbsp;nbsp;虞燕从里面选了一个诗词全对的,一个算学全对的做贴身宫女,另外两个则是二等宫女。轮到赐名的时候

nbsp;nbsp;nbsp;nbsp;她就按照《一剪梅》的句子依次取了锦书、雁回、兰舟、西楼四个名字。

nbsp;nbsp;nbsp;nbsp;之后选太监的时候虞燕就没怎么管,她平常用太监的时候不多,所以最后还是李氏和陈姑姑两个人商量着替她选了人。

nbsp;nbsp;nbsp;nbsp;人光选出来还不行,虞燕屋子里没有嬷嬷,管教新宫女太监的事情只能让陈姑姑来干,她那边弘昀年纪太小撒不开手,干脆趁着越桃山栀还没走,让她们两个来带虞燕选出来的四个小宫女,至于太监则打发给了李氏院子里的管事太监管教。

nbsp;nbsp;nbsp;nbsp;“蘅芳院那边去前院报喜了,说年侧福晋有孕了。”

nbsp;nbsp;nbsp;nbsp;内务府的人刚走玳瑁就掀了帘从外头进来说了这句话。

nbsp;nbsp;nbsp;nbsp;自从前年弘昀出生后到现在雍郡王府的女眷连有孕的声音都没有,福晋是板上钉钉生完弘晖后坏了身子再生不了了的,宋氏年长又夭折过两个女儿,唯有武氏年轻貌美却迟迟未有音讯,年侧福晋身份虽高但年纪太小,这才惹得宫中德妃多问了两句。

nbsp;nbsp;nbsp;nbsp;福晋趁着这个机会将耿氏带了回来,意图就是为了分薄两个侧福晋的宠爱,结果没想到耿氏刚进府就招了胤禛的厌弃,如今还未曾去见过她几面,年氏倒是先她一步有了身孕。

nbsp;nbsp;nbsp;nbsp;年若初的这具身体实际上只有十四岁,再加上她小的时候落过水受了寒气,年家替她找来的大夫都说不宜过早要孩子。

nbsp;nbsp;nbsp;nbsp;但是如今郡王府里已经有了三个阿哥,她不知道钮祜禄氏会什么时候入府,便想抢在她前边生下四阿哥弘历,所以才顶着各种不适和难耐让抱夏替她日复一日得熬一些容易坐胎的苦药喝,总算是让她如愿以偿了。

nbsp;nbsp;nbsp;nbsp;“李侧福晋那边送了长命锁过来,要不要收起来?”迎春将李氏送来的紫檀木盒子放到桌上。

nbsp;nbsp;nbsp;nbsp;年若初点点头:“收库房里去吧。”

nbsp;nbsp;nbsp;nbsp;她小说看得不少,那些后宅阴私手段防不胜防。李侧福晋能在这种情况下接连生下一个女儿两个儿子还都算是平安长大了,肯定不会是什么蠢人。万一她要是在东西里面做点手脚,到时候孩子没了她都不知道该找谁哭。

nbsp;nbsp;nbsp;nbsp;为了保险起见,不管是李侧福晋送的、福晋送的,还是宋氏和武氏送的,她全都让抱夏束之高阁。

nbsp;nbsp;nbsp;nbsp;“对了姑娘。”抱夏将东西收好后搬着凳子坐到了年若初身边,她压低声音道,“您先前让奴婢去查的事情有眉目了?”

nbsp;nbsp;nbsp;nbsp;她将打听来的事情娓娓道来:“宋格格生的大格格未逾月就夭折了,那时候她一直和王爷说是福晋怕她生个男孩出来所以害了她。后来王爷派人去查这件事,到最后也没查出来个所以然。”

nbsp;nbsp;nbsp;nbsp;这件事情当时宋氏闹得很大,都不用怎么仔细打听都能知道。后面一桩事则是抱夏辗转找到了多年前当值的宫女,以金银利诱才查到的。

nbsp;nbsp;nbsp;nbsp;“后来大阿哥出生宋格格气不过就往孩子的安神汤里掺了东西,结果被福晋发觉了,当时宋格格已经怀上了三格格,不过她身边当时有福晋的人,趁着她还没发觉自己怀孕的时候就一直在她吃的温补身子的药中掺了活血的东西。等到太医确诊孕脉后,福晋又派人在她耳边说些捕风捉影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