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这声小将军传得越来越广。
原本按照他的军功,现在至少都该是个千户大人了,但上司贪了他的功,又厌恶他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封官进爵就别想了,所以对小将军这称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甚至偶尔还会让他统领小队参战。
小将军这称号也算是过了明路。
目前看来,这情况都还算好,直至一场战役的开始。
小将军带领三百人的小队,击杀了敌军数千人。
但实际上,这场战役,他们三百个人都是被派过去当敢死队,是干扰敌军,声东击西的幌子。
谁也没想到,他们真的能赢,三百人出去,回来了不到一百人,就连他自己也身受重伤,昏迷了许久,但对方却是实打实的死伤数千人,直接影响到这场战役的核心。
无论放在何时何地,这场战役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
可是上司再一次故技重施,想要贪了这功,这功,别说是升官了,封爵也未尝不可。
小将军本人其实没什么太大的所谓,只要能保护边境的百姓,击退敌人,给母亲和邻居们报仇,他就很满足了。
但是被他带回来的那几十个人却是不干了。
他们都是被小将军救下来的人,如果没有小将军,他们早就死了。
再则,人都是有私心的,抛开小将军的恩情,这场战役,他们也是有功劳的,按照规矩,他们也是要升官的,不说千户总户,最起码升个百户,也算是个小将了。
在那个时代,除了被抓壮丁的,但凡是主动入伍的,哪个不是想在战场上给自己博个前程?
如果全被总户大人贪了去,他们到哪儿说理去?
于是这事情就闹了起来,连带着,总户大人曾经贪墨小将军功劳的事情也被摆在了明面上。
可是那总户大人是世家子弟,背后关系错综复杂,甚至他亲姐还在宫里做娘娘,哪里是百十个普通小兵能撼动的。
天高皇帝远,他们根本无处申冤。
只是这场战役实在是太大了,想要彻底瞒下来,完全贪墨这个功劳,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那将军就利用了人自私的劣根性,他私底下找到那活下来的百十个人,用权力,美色,功劳诱惑。
简而言之,就是他们这几十个人的功劳依旧按照规矩封赏,但小将军的功劳
有人动心,有人嗤之以鼻,隐隐的,这活下来的几十个人,分成了两派。
一派觉得,小将军本人都不在意是否加官晋爵,但是他们想啊,他们想加官晋爵,想要光宗耀祖。
另一派觉得,他们的命是小将军给的,如果不是小将军,他们早就死了,谈何功劳?这军功又如何来的?
可偏偏这时候,小将军本人又被那上司用秘密任务给支派了出去,让那几十个将士都跟他见不到面。
两方的隔阂也因此越来越大,但这事情不可能拖着不解决。
可他们都不知道的是,小将军被秘密支派出去,也原本就是个阴谋。
但是没过多久,小将军被人五花大绑带回来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
小将军密会敌军,与敌军将领还有书信来往,直接被扣上了通敌卖国的罪名。
一时之间,整个军营都震惊了。
不少士兵都和胡人有血海深仇,可偏偏小将军又有一半的胡人血统,之前就有不少摩擦,这下就直接爆发了。
原本受人称赞的小将军,如同过街老鼠,就连他救回来的那些将士,也有不少的开始松动了。
开始觉得,那场战役胜得诡异,他们只有三百个人呢,对方几千人呢。
他们只是全程听候小将军的指挥,就这么赢了,难道不可能是胡人那边是要刻意给小将军送功劳吗?
忠诚者死于背叛。
秋辞听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心中唏嘘不已,“我那时候怎么就这么傻呢。”
如果是他,他从最开始就不会妥协,就不会让那个什么狗屁总户大人抢了他的军功。
就是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才让那总户大人得寸进尺。
九卿宽慰他,“那时候情况不一样。”
小将军只是个边境农村长大的男孩子,还是个汉人和胡人的混血儿,母亲和照顾他的邻居都是死在了胡人的刀下。